本報記者 馬澤平
烤煙篩選
農光互補食用菌種植基地
大坪現代產業園
初冬的早晨,暖陽下的鎮安縣大坪鎮廟溝村農光互補塔式木耳種植基地景色格外迷人:一塊塊藍色光伏面板折射出萬千條耀眼光芒,生產的綠色電能正輸送到附近的豐菇源產業園區;一排排整齊的塔架上,密密麻麻的黑木耳正沐陽而生;三五成群的婦女一邊說笑,一邊嫻熟地采摘肉嘟嘟的鮮耳。
百畝木耳種植基地是大坪鎮今年發展的又一個村集體經濟項目。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大坪鎮堅持黨建引領,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突出“一村一策”,培育“一村一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鼓起了群眾“錢袋子”。2021年,大坪鎮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收入142.33萬元;2022年,實現收入164.89萬元;2023年,預計實現收入196.72萬元,其中,年收入7~10萬元的村2個,10~20萬元的村9個,50萬元以上的村1個。
農業園區激活新產業
大坪鎮廟溝村依托大坪現代農業園區,創新推行黨支部帶動定方向、書記帶領建基地、黨員帶頭興產業,實現群眾增收、經營主體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三帶三贏”工作機制,讓村集體收入多元化。大坪現代農業園區先后引進商洛豐菇源、陜西秦亨潤、陜西永田等企業4個,建設菌袋生產、香菇種植、木耳栽培等產業基地4個。1000多戶群眾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出家門進廠門、出小區進園區”,通過搞勞務、制菌袋、種食用菌、栽烤煙實現了就地就近增收。
“廟溝村利用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有利契機,建了一個光伏發電基地,年收益25萬元,木耳、香菇大棚租賃收入14.84萬元,資金入股分紅6.5萬元,資產處置收入7萬元,房屋場地和土地流轉租金6萬元,這些加起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就是60多萬元。”廟溝村黨支部書記瑚世偉如數家珍地說,廟溝村實現了黨建引領下村集體經濟從“輸血”到“造血”提檔升級、乘勢而上的多元化特色化發展轉變,走出了一條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閑置棚結出“致富果”
集體資源不足、啟動資金短缺、標準化蔬菜大棚閑置……這是以前的大坪鎮巖屋村面臨的窘境,如何破解發展難題成為村里人最大的困擾。
“村里有產業,集體才能有收入。”巖屋村村委會副主任陳偉說,巖屋村通過“黨支部+企業+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引進煙草公司,盤活村內分散、閑置資產,通過租賃和有償服務的方式,將村集體閑置的20多個大棚,通過出租和有償服務,提供給大坪煙站用作烤煙育苗基地,煙站提供技術支持,巖屋村組織群眾負責煙苗培育。今年,培育煙苗2萬多盤,租金和服務費為每盤7元,村集體僅此一項收益14萬多元。
據悉,村集體經濟有了資金后,巖屋村正在籌劃利用育苗空檔期種植時令蔬菜,繼續擴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撂荒地里種滿“黃金葉”
“得虧村上將撂荒地復墾,扶持發展連片烤煙種植。我今年種植烤煙110多畝,凈收入在40萬元以上。”大坪鎮三義村烤煙產業種植大戶黎世明談起種植烤煙的收入,滿臉自豪。
三義村地處偏遠、土地肥沃,村黨支部結合村情實際、因地制宜,實行“黨支部+基地”,把黨小組建在產業基地上,大力發展烤煙產業,全村種植烤煙1000多畝,就近解決群眾就業100多人,實現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通過產業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帶動群眾致富。三義村黨支部書記郝家忠介紹,今年村集體經濟僅烤煙返還收益就達到13萬元,再加上其他收入,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萬元。
曾經不起眼的小鄉鎮,通過資源撬動、產業推動、項目帶動,村集體經濟如雨后春筍,展現出勃勃生機。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讓村容村貌進一步改觀,村班子的威信進一步增強,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有效助推了鄉村振興。
“如今,全鎮12個村的集體收入呈逐年遞增的良好發展態勢,村村有特色產業、個個致富信心十足。”大坪鎮黨委書記鄒專介紹,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也反哺了鎮村的發展。2022年以來,大坪鎮利用村集體收入解決脫貧戶、監測戶就業135人;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清理垃圾20多噸、整治“三堆六亂”250多處、維修村道22條3900米;建設小廣場、口袋公園5處,安裝路燈200多盞;建設“五美庭院”示范戶80戶,開展捐資助學、敬老愛幼等公益活動8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