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指出“大力弘揚抗洪救災精神”,強調“堅定信心,努力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本期大家談刊發3篇來稿,講述各地在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中的感人故事,為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凝聚力量。
——編 者
重建家園 全力以赴
潘俊強
風雨來襲時,大戰大考中,我們黨始終是人民群眾最可靠的主心骨。
走進北京市房山區佛子莊鄉佛子莊村,一些院墻上的洪水印依然清晰。村民姜兆亮的家水毀嚴重,需要翻新重蓋。開工當天,他在高處插上國旗。年過七旬的姜兆亮解釋:“人是黨員干部救的,重建家園,黨和政府出錢出物又出力!睙o論是防汛抗洪救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還是災后恢復重建、共建美好家園,黨員干部始終沖鋒在前、全力以赴。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徽閃耀。事實充分證明,“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永遠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旦有災情,有兩個最突出:一個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一個就是紅旗下我們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黨員干部和人民子弟兵,是人民群眾的堅強依靠。砥礪初心,恪盡職守,積極擔當,切實把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一件一件落實好,定能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早日恢復。
八方支援 同舟共濟
鐘 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強大政治優勢的體現。越是在關鍵時刻、緊要關頭,這個優勢體現得就越明顯。
今年汛期,華北地區發生強降雨,行駛在途中的K1178次列車因險情緊急停車,很快面臨食品告急、飲用水有限、信號中斷等困難。危急時刻,中國鐵路北京局組建黨員突擊隊,大家手提肩扛運送物資。數百名搶險人員徒步送去食物和飲用水,一架架運輸直升機空投應急物資,數千名鐵路職工日夜奮戰打通鐵路通道……哪里有需要就馳援哪里,哪里最危急就戰斗在哪里。在北京相關部門、鐵路部門、駐京部隊、武警官兵、地方百姓的通力合作下,被困乘客得以安全疏運完畢。這是我國防汛抗洪救災的一個片段,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彰顯。
防災減災救災是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戰洪水、斗冰雪,還是抗地震、防臺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強大組織力,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非凡凝聚力,始終是我們贏得勝利的底氣所在。在各方面工作中用好制度優勢,激揚精神力量,我們必將無往不勝。
團結一心 共渡難關
張騰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災害面前,我們的人民群眾,無比堅強!比嗣袢罕娛钦嬲挠⑿。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向著美好生活團結奮進,為社會向上向前注入強大動能。
今年汛期,河北省涿州市遭遇特大洪澇災害。住房泡水了,重新裝修;房屋倒塌了,原地重建;農作物損毀了,搶抓農時補種……防災減災救災中,鄉親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洪水退去,災后重建,鄉親們齊心協力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在涿州市西丁市口學校安置點,學校老師和返鄉大學生,志愿為臨時生活在安置點的中小學生上課,讓孩子們不落下學業。在涿州市刁窩鎮刁窩四村,做建材生意的村民優先為困難群眾提供房屋重建原材料,有泥瓦工手藝的村民白天修繕自家房屋,晚上為其他人蓋房。鄉親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堅強起來,困難和災難便不足畏;只要團結起來,就能構筑起防汛救災、守護家園的堅固防線。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充分調動起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激發頑強不屈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加快恢復重建、推進鄉村振興,我們就一定能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4日 05 版)